<form id="hrdjl"></form>

<address id="hrdjl"></address>

    <address id="hrdjl"></address>

    <form id="hrdjl"></form>

      <address id="hrdjl"><nobr id="hrdjl"><meter id="hrdjl"></meter></nobr></address>

        <address id="hrdjl"><address id="hrdjl"><listing id="hrdjl"></listing></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hrdjl">
            <form id="hrdjl"><th id="hrdjl"><th id="hrdjl"></th></th></form>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業內動態
            新聞動態 / news information

            “十四五”時期值得關注的環保細分領域

            發布時間:2021-02-18 瀏覽次數:1356次 關閉

            作為保障“十四五”規劃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2021年還毫無疑問是沖刺碳達峰、推進碳中和的關鍵節點,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2000年以來,尤其是近些年,國家對環保的重視越來越高,政策層面對于環保行業的支持力度將持續加強,環保投資規模越來越大,多項舉措持續改善環保企業的資金困境,促進環保產業再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凸顯。


                  業內權威報告顯示, 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7800億元,較2018年增長約11.3%;2020年環保產業營業收入規模大約在1.6萬億元至2萬億元之間;2021年我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有望超過2萬億元,到2025年有望突破3萬億元。


            如此宏大的產業前景中,哪些細分領域更值得關注?


            話不多說的,直接給出結論:“十四五”期間,碳交易、土壤修復、水資源回收利用等細分領域的發展空間會相對比較可觀。


            碳市場


            開篇我們提到,今年還是“沖刺碳達峰、推進碳中和的關鍵節點”,按照生態環境部的規劃,為了實現我國自主減排目標及碳中和愿景,將在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大力推動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低碳轉型;二是努力提高能效;三是發展非化石能源和增強碳匯。


            “我們正在抓緊啟動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把降碳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建設碳交易市場,實實在在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表示。


                  根據生態環境部的公開數據,截至2020年8月,試點省市碳市場共覆蓋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累計配額成交量約4.0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92.8億元。


            所以我們認為,再國家層面各項政策措施的強力推動下,碳市場會繼續成熟壯大,成為一片波瀾壯闊的藍海,市場規模值得想象。


            土壤修復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時期,土壤修復無疑是一匹黑馬,面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土壤環境領域逆勢而上,交上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


            還有一點,土壤修復目前仍舊處于產業起步階段,其產值在環保產業中的占比不足2%,這也意味著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數據顯示,我國的工業污染場地大約160萬畝,市場空間約為1萬億;待修復的耕地污染面積3.92億畝,市場空間約為8.84萬億;待修復礦山面積約294萬畝,市場空間約為2770億元。


            業內分析指出,目前我國土壤修復領域的商業模式仍以工程施工為主,不過“土壤修復+片區綜合開發模式”的良性快速發展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土壤修復領域,央企和省級環保集團、地方城建、城投公司的闖入就是最好的佐證。


            總之一句話:隨著國家政策積極推進,土壤綜合防治、土壤修復產業將會迎來大爆發,同時也隱藏著巨大的創業和投資機會。


            水資源回收利用


            關于水資源回收,進入2021年后,國家層面發布的一項新政策不容忽視,那就是發改委在1月11日發布的《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格局。


            新政的下發,立下了軍令狀,對于污水資源化利用的快速推進,以及促進解決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等問題有著毋庸置疑的巨大助推力。


            再細化一些,基于海綿城市建設背景的雨水交易,或將成為領域內的新模式之一。


            2020年底中國水權交易所發布的公告就顯示,湖南雨創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以0.7元/立方米的價格對湖南高新物業有限公司集蓄的4000立方米/年的雨水資源進行收儲,再以較高的價格轉讓給長沙高新區市政園林環衛有限公司,用于園林綠化、環衛清掃作業用水。


            除此之外,環衛清潔、垃圾焚燒、新能源汽車等也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至于規模較大且過去一段時期處于“三足鼎立”狀態的大氣治理、水處理、固廢處理,會朝綜合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向著更細化、更專業的嶄新領域拓展。


            總而言之,以2021年為開端的“十四五”,環保產業將會被退至新的風口,迎來非常大非??捎^的發展潛力,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轉載于西爾環境、環保365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