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hrdjl"></form>

<address id="hrdjl"></address>

    <address id="hrdjl"></address>

    <form id="hrdjl"></form>

      <address id="hrdjl"><nobr id="hrdjl"><meter id="hrdjl"></meter></nobr></address>

        <address id="hrdjl"><address id="hrdjl"><listing id="hrdjl"></listing></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hrdjl">
            <form id="hrdjl"><th id="hrdjl"><th id="hrdjl"></th></th></form>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業內動態
            新聞動態 / news information

            黨史學習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點燃青山烽火 旗幟高高飄揚

            發布時間:2021-04-20 瀏覽次數:1109次 關閉
             遠望大青山,峰巒起伏,連綿不斷,八大高峰依次排列,五大溝與數條支溝穿插其間,我們要尋訪的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就位于大青山深處。

              這里是雄鷹翱翔的地方,也是無數革命先輩戰斗過的地方。

              一座紅色外墻包裹的“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展館”靜靜地守候,迎接著一批又一批訪客。追憶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烈,我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以一名聽眾的身份“親歷”那段歲月——

            640.jpg
            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

              兩晝夜冒雨急行軍、橫渡泥沙淤積的渾河、百余里夜襲紅沙壩火車站……八路軍大青山支隊沖破重重阻礙,與主力部隊會合的故事,讓我們震撼!

              夜襲陶林城、攻克烏蘭花、伏擊蜈蚣壩……戰士們進駐綏中游擊區過程中三戰三捷,綏西和綏南游擊區相繼開辟的事跡,令人振奮!

              在大青山南麓保合少鄉面鋪窯村,我們發現了一塊會師碑,這是為了紀念李支隊和抗日團歷史性會師所立,碑文字字鏗鏘:“大青山麓,蒙漢一家,同仇敵愾,共御外侮。武裝抗日,艱苦支撐,面鋪會師,孤雁歸群?!?/span>

              碑上鐫刻的每一句話,都是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存在的不滅印記。當初為什么選在大青山開辟抗日游擊根據地?在內蒙古黨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我們找到了答案。

              大青山地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溝通華北和西北的重要紐帶。在綏遠敵占區開辟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可以威懾沿平綏鐵路控制集寧、歸綏、包頭等城鎮的日本侵略者,打擊鄉村中的小股日偽軍,團結蒙漢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擴大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影響;對于阻止日本侵略軍進犯大西北,保衛抗日大后方陜甘寧邊區的安全,打通與蘇聯、蒙古的國際秘密交通線,加強與蘇聯的聯系,加強國際反法西斯力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于是在1938年,在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初步建成后,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根據抗戰局勢的發展,適時地作出了建立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戰略決策。

              大青山支隊組成后,在山西五寨舉行了挺進敵后、開展敵后游擊戰爭誓師大會。1938年7月29日,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四支隊和總動委會干部隊總計2300多人,踏上了挺進大青山的征途。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創建初期正值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面臨諸多困難。一是黨的工作基礎比較薄弱。二是敵我力量對比懸殊。三是由于八路軍遠離后方,物質給養十分困難。四是國民黨三十五軍反攻綏遠的失敗,使日偽的氣焰更加囂張,群眾普遍存在著抗戰無望的消極悲觀情緒。

              在困難面前,八路軍沒有退縮,按照黨中央的指示和戰略部署,發動和依靠蒙漢各族人民群眾,迅速展開游擊戰爭。到1938年12月,大青山支隊、四支隊和總動委會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轉戰陰山七百里,用3個多月的時間,在東起灰騰梁,西到包頭、固陽,南至黃河、長城,北到達爾罕、茂明安、四子王旗的廣闊地區開辟了抗日游擊根據地,像尖刀一樣插在日偽占領區的中心地帶。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建立以后發生了哪些變化?在1994年出版的《內蒙古黨的歷史和黨的工作》一書中,兩段描述令人印象深刻。

              “日寇進入歸綏城,人民在呻吟,在呼喚!”

              “根據地建立以后,群眾們興奮地說,來了八路軍,抗日有盼頭。”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建立,有力地牽制和粉碎了日本侵略軍南渡黃河,經過伊克昭盟進攻延安,西進河套,直取寧夏、甘肅,以形成對陜甘寧邊區包圍的戰略企圖,勝利完成了中共中央交付的任務,同時為打通中共中央與蘇聯、蒙古的國際秘密交通線提供了便利。為抗戰勝利后內蒙古民族解放運動和人民革命運動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可以說,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使綏遠人民的抗日斗爭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個通往勝利的新階段。巍峨的大青山,成為了整個綏蒙地區抗戰的中心、依托和希望,如堅固的長城保衛著抗日的大西北。

              曾記得2018年8月,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創建80周年之際,大青山革命老區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參與根據地創建的朱德、李井泉、姚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后人,他們中大多已是六七十歲的長者,卻不顧年高體弱,攀爬涉水,重走父輩路,這就是紅色基因代代傳承的最好詮釋。

              青山不老,風范永存!

              曾經的紅色橋頭堡巋然不動,永遠守衛在祖國的正北方!



            文章轉載于內蒙古環保傳媒、內蒙古日報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