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深入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五原縣、烏拉特前旗調研春耕備耕、現代農業發展、鄉村振興、黃河河道整治、烏梁素海生態綜合治理等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和自治區黨委工作安排,不失時機抓好農業生產,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做好黃河河道亂占亂建問題整治工作,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推動河套地區高質量發展。
驚蟄已過,春耕在即。石泰峰一下飛機就驅車來到臨河農場八分場,直奔田間地頭,考察春耕備耕情況。在小麥播種現場,他與種植戶和當地干部共話農桑,詳細了解土壤墑情、測土施肥、種植結構、糧播面積、春耕資金保障等情況,并與大家一筆筆測算成本、估算收入。石泰峰說,當前正值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各地要不違農時地謀劃好組織好各項工作,加強農機、農資、種子供應儲備,研究搞好市場供需調度和產銷對接,為今年糧食豐收和農民增收打好基礎。他指出,耕地是最寶貴的資源,我們既要用好耕地,也要采取有效措施護地養地,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引領。石泰峰走進鮮農農業科技園區,深入了解園區現代農業運營情況。在聽取企業負責人關于蔬菜種植、土地流轉、吸納就業、經營效益等情況介紹后,他強調,發展現代農業,一定要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注重通過龍頭企業牽引整合各類技術資源,努力打造具有獨特優勢的產業和彰顯鮮明特色的品牌,走好高產、高效、優質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要重視解決好農企利益聯結問題,保障好農民的切身利益,確保農民有穩定收入、企業可持續發展。在黃河流域西北地區種質基因庫和現代種業產業園,石泰峰深入了解企業依托種質資源體系、運用大數據平臺為現代農業提供精準解決方案的情況,他叮囑有關方面要立足現有優勢,在研發培育優質農作物和瓜果蔬菜品種上多下功夫,把資源優勢和科技優勢有效結合起來,搞好轉化應用,形成產業優勢、市場優勢。在河套學院綠色農產品安全生產與預警控制實驗室,石泰峰認真聽取學科建設、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等情況介紹。他強調,地方院校的建設發展要與當地的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優化學科設置,培養更多服務當地產業發展的人才,鼓勵更多科研人才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促進地方發展、帶動百姓致富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五原縣聯星光伏新村,石泰峰考察特色村鎮建設,隨機入戶與群眾交談,深入調研鄉村振興工作。他指出,鄉村振興是全面振興,各方面的工作都要抓實抓好,尤其是要做好促進產業發展的文章,不斷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重視多渠道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要加強規律性把握,搞好科學性謀劃,注重保持鄉村風貌和特點,認真研究總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和模式,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切忌“造盆景”、“一刀切”。
整治黃河河道亂占亂建問題是此次調研的一個重點。在臨河區雙河鎮富河村四組,石泰峰現場察看黃河灘區相關狀況,了解整治工作進展情況。他強調,要立足當地實際,搞清楚黃河游蕩型河段河勢演變規律,區分河道不同區域的情況,精準把握政策要求,科學制定整治方案,注重加強宣傳引導,把工作做深入做細致,穩妥有序推進整治,確保黃河行洪安全,保障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轉載于生態環境部、內蒙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