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地處大青山南麓。近年來,新城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按照“群眾因生態而富、區域因生態而強、鄉鎮因生態而美”的工作思路,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目標,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09年以來,新城區委、政府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創建國家級生態區的目標。立足生態立區、綠色興區和富民強區發展戰略,新城區高標準實施生態環境建設,著力打造和培育生態特色和生態品牌,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2014年12月,新城區創建為自治區生態區。2015年9月,新城區成功創建成為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這是內蒙古中西部創建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的首個地區,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創建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的首個城區。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推進,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同步提升。
以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建設創建工作為抓手,在成功創建為“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區”的基礎上,新城區主動提升標桿,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目標,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2年以來,新城區圍繞生態綠化、重點項目建設和環境治理,舉全區之力深入實施大青山前坡生態保護綜合治理工程,加快推進“攬山入城”戰略。哈拉沁生態公園、沙坑公園、雅瑪圖森林公園、敕勒川草原、烏蘭不浪新村、水磨新村等一批兼具生態修復和景觀游覽功能的重大生態項目陸續建成。持續擴大大青山腹地碳匯造林面積,森林覆蓋率由37.7%提高到44%以上。中心城區綠地率達到36.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6平方米。綠色已成為生態新城的“最美底色”。強化“土地衛片”執法,新城區依法拆除違章建筑,全面清理散亂污企業,大青山前坡環境臟亂差、植被破壞嚴重等狀況得到徹底改善。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首府水源地保護切實加強,首府北部生態功能區基本建成。
新城區嚴格監管揚塵污染、餐飲業油煙排放。通過合理調整灑水和噴霧作業模式,確保道路揚塵污染治理工作持續有效推進。對轄區內餐飲企業安裝餐飲油煙在線監控或工況報警設施。為全區加油站安裝油氣回收裝置,建立健全油氣改造回收檔案臺賬,并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涉及揮發性有機物(VOCs)單位的摸底排查工作。安裝環境空氣質量精細化監管設備,并配備相關的監測管理平臺,以更加精細和智能的方式,實現空氣環境監測全方位、智慧化管控。
堅持城鄉統籌、產城融合,新城區大力推動建成區、東河新區和大青山前坡區域協同發展。高標準規劃、高質量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通過農村改水改廁、天然氣進村、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一系列等舉措,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污染問題。建設農村垃圾轉運站,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環衛作業一體化管理,建成全市首家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大力實施無害化廁所改造,街巷硬化、標準化衛生室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現全覆蓋等舉措,農民逐步享受到與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務。生活美、產業美、生態美的美麗鄉村初步建成。
通過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先行先試,新城區城市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實現長效化管理,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加快形成,全面節約資源行動有效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深入實施,形成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ミM共贏的良好局面。
正是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新城區探索走出了一條“城區靚、環境優、人文美、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也讓新城區成為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建設樣板之一。
文章轉載于內蒙古生態環境部